「戰友👩🎤」極力推薦我們一定要去騎一趟自行車道🚲🚲🚲🚲🚲,這個腳踏車專用道分別為《后豐鐵馬道-全長4.5公里》、《東豐自行車綠廊-全長11.8公里》,后豐鐵馬道是臺灣山線改建而成,沿線的景觀有跨越大甲溪的花樑鋼橋及建構獨特的舊山線隧道;東豐自行車綠廊是全臺灣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的自行車專用道,沿線仍保留有多處車站和月台,其中石岡車站月台附近本來是平地,經九二一地震後出現約10公尺高低落差。
我們相約在后里馬場這裡租車,再一起進去鐵馬道,后里馬場是國內最具歷史的公營馬場,一直到現在還有保持日治時期的歷史建築,在馬場裡有專門技術人員指導騎馬、乘坐歐式馬車、射箭、小型賽車,我好像學生時代有來過🤔。
GO~GO~~GO~~~我們出發囉!!!
我們抵達的第一個景點是九號隧道,九號隧道有將近百年歷史,全長1.2公里,內部的構造還是很堅固,屬於舊山線火車隧道的一部分,也是西部幹線中最早退休的一條隧道,好多人在這裡停下來拍照,我們也留下好多照片📷。
感覺好狹小的隧道,以前真的是給火車通過的嗎?🚞🚃🚃
通過了九號隧道,馬上就能看到花樑鋼橋,這座大甲溪花樑鋼橋位於后豐鐵馬道中,是明治41年4月10日(1908年)完工的鐵道橋樑,現在已經屬於歷史建築,她跨越大甲溪中游,是少數還存在的鋼桁架橋之一,花樑鋼橋總長382公尺,有六座花樑。也是后里區與豐原區的分界。
花樑鋼橋的兩側可以看到大甲溪,大甲溪是台灣中部重要的河川,大甲溪的發源地位於海拔3632m的南湖大山東峰,主流長度共140km,主流上游為南湖溪,與幾條大支流匯流後就是我們看到的大甲溪,而且從達見到石岡不到60km的流程,高低差竟達1200m,故有利於水力發電。
大甲溪河谷兩側看得出皆由堅硬的岩層構成,難怪大甲溪上有這麼多水庫,因為是建築水壩的好地形,查了一下,由東至西,目前共建有德基水庫、青山壩、谷關壩、天輪壩、馬鞍壩、石岡壩等水庫與水壩,大甲溪真的很了不起👍🏻。
一路上綠蔭蒼鬱,偶爾從葉隙中透露著陽光,微風徐徐真的非常舒服。
台北很難能有這樣的一段騎車的路,有樹蔭 🌳 、陽光 ☀ 、微風 🌬 ,其實讀書的那段日子,我很想在台中定居呢🏡!!!
后豐鐵馬道結束,開始是東豐自行車綠廊。
接著,我們轉了一個大彎,走一個斜坡到了石岡水壩,「戰友 🧚 」連險降坡都可以飆車,真心佩服😅👏🏻👍🏻,石岡水壩橫跨大甲溪,自然景觀保持相當完整,很多人都會在這裡駐足停留。
來到了0蛋月台,覺得這個名字也太有趣了,這裡本來是東豐鐵路的石岡車站,東豐綠色走廊的4.7km處,殘留的月台成為附近攤商的小集散地,而被稱為「零擔月台」(臺語「零售攤子」),因諧音之故常被暱稱為「0蛋月台」,這裡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兩節藍皮車廂和3D繪圖。
雖然不是我們租的,但是剛好5台,就拍下來紀念了🎉。
這個腳踏車之行,我最喜歡這張照片的感覺,雖然大家騎了半天的車,都已經很憔悴🤣🤣🤣,我還是出賣大家了。
太陽落下後真的有點涼,我剛好拍到路上的夕陽,而且我還跟大家走散😅,幸好大家有等我,下次選個風和日麗的天氣,一定也要來騎一趟🚲。
在靠近后里馬場的路段上,有一間小吃店,感謝董娘賞賜,這些滷味我們吃的很開心。
台灣小吃不能少的烤香腸,也加碼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