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比我們早幾天抵達威尼斯的旅伴提醒我們,要去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只要跟著牆壁上的指標就沒錯!!!就像這面牆壁上的那種指示牌,可能是古城,所以儘量不要有醜陋的立牌,蠻有趣的!!!!

1IMG_8592_副本  
    其實更簡單的方式是跟著遊客走XDD,除了靠運河那一面比較寬敞,其他方向要進入廣場都要經過這種狹長的商店街。


P8153600_副本.jpg
    在進入廣場前都會有地圖,看到這個不鏽鋼看板,就代表你找到了!!!記得我們好像從好幾個不同的方向走進廣場,至少有兩個這樣的設置。


IMG_8593_副本.jpg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位在威尼斯的中心,歸功於威尼斯的水路發達,這個廣場是歐洲獨一無二沒有喧鬧的交通問題的地標,拿破崙還稱讚聖馬可廣場是「歐洲最美的客廳」。

    聖馬可廣場是由總督宮、聖馬可教堂、聖馬可鐘樓、新行政官邸大樓、舊行政官邸大樓、拿破崙翼大樓、時鐘塔、聖馬可圖書館,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廣場四周的建築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

P8153601_副本.jpg

    這是從聖馬可時鐘塔Torre dell'Orologio那個門進來時的天花板,充滿葉片、波浪的雕刻,時鐘塔是威尼斯的一座早期文藝復興建築,塔和時鐘的歷史可追溯到15世紀末。

P8153604_副本.jpg
    聖馬可時鐘塔Torre dell'Orologio位於萊昂尼廣場Piazzetta dei Leoni和Procuratie之間,建於1499年,它的塔頂上有兩個巨大的青銅「摩爾人」(它們因深銅綠色而被稱為“摩爾人”),穿著羊皮,腰間設有槌子,每到整點用來敲鐘。一個較老,另一個較年輕,代表時間的流逝。時鐘塔被放置在從潟湖水域都可以看到的地方,是想對所有人傳達威尼斯的財富和榮耀。
    在拜占庭典型的藍底金色星星的牆面上是聖馬可翼獅Leone di San Marco的雕像,翼獅左爪翻開了聖經,是威尼斯的象徵,以前象徵著威尼斯共和國。

    在翼獅下面有一個半圓形的陽台,聖龕上面有鍍金的聖母和聖嬰Madonna and Child雕像,兩側有藍色面板表現出時間,左側羅馬數字代表「小時」,右側阿拉伯數字代表「分鐘」(以5分鐘間隔)。一年會有兩次的機會看到三個天使由一個吹喇叭的天使帶領出現,就是從時間的這兩扇門後出來,會像聖母子鞠躬後再從另一扇門消失,這兩天分別在頓悟節(1月6日)和升天節(復活節後40天的星期四)。

    藍底金色圖像的天文鐘Astronomical clock,外面圍著一圈由大理石做的圓環,上面刻有代表24小時的羅馬數字,帶有太陽圖像的金色指針會依據時間而移動,在太陽指針下方的大理石圓圈內,是十二星象的黃金圖像,它的旋轉速度比指針略微慢些,以顯示太陽在十二星象中的位置。在錶盤的中央是地球和月亮,月亮旋轉以顯示其相位,被固定在適當位置的星星圍繞。


IMG_6694_副本.jpg
    從拿破崙翼(上方廣場地圖紅色指示進來)往右望去的一整排是行政官邸大樓Procuratie Nuove,最馬可廣場中最古老的建築物,位於廣場北側,一樓到處都是商店和飯店,即使到線今,有許多辦公室仍設在較高的樓層,一樓還有成立於1755年的油畫咖啡館CaffèQuadri,是義大利歷史最久的咖啡館之一。這排樓房原本是12世紀的兩層建築,16世紀大火後重建為三層樓建築,建築的某些型式還是遵循著哥德式。1

IMG_6682_副本.jpg

    往整個廣場看過去,可以看到位在廣場南側的新行政官邸大樓Procuratie Nuove,由雅各布·桑索維諾Jacopo Sansovino在16世紀中葉設計,在1582年至1586年之間進行翻新,設計成更嚴格的古典主義風格,約於1640年完成,提供行政官底更多的辦公空間,連接新舊大樓的拿破崙之翼Ala Napoleonica現在是科雷爾博物館Museo Correr,是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現今的館藏是1922年轉移到這裡的,博物館的名字來自貴族威尼斯人特奧多羅·科雷爾Teodoro Correr,他是一位偉大的藝術愛好者、一個收藏家,他一生都致力於收集藝術品和各種繪畫、古代和現代雕像、手稿、文件、硬幣、獎牌、書籍、寶石、雕刻、手繪草稿等等,在威尼斯共和國時代形成了龐大而豐富的收藏。

    往右邊看過去依序是時鐘塔Torre dell'Orologio、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聖馬可鐘樓Campanile di San Marco,非常有名的弗洛里安咖啡館Caffè Florian就在這排樓的一樓。


1IMG_6681_副本  

  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位在聖馬可廣場東面,與總督宮Palazzo Ducale相連,它最初是總督教堂,直到1807年它才成為威尼斯的主教座堂,它融合了拜占庭、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各種特色會集一身的傑作,其華麗的設計,金色馬賽克的地面,根本就是威尼斯在炫富啊!!!大教堂具有東方的異國情調,俱備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風格的所有元素,,與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齊名。巨大的圓頂和燦爛的鑲嵌畫,讓它自11世紀起有「金色教堂」(Chiesa d'Oro)的美譽。

    聖馬可大教堂建造在威尼斯這樣沙質的地點,必須要更大幅度的拓寬建築去分散建築的重量,從外面可以分為3個部分,下層、露臺和穹頂。下層指的是五個圓形拱門,兩旁為華麗的大理石柱傳道者聖馬克,上層從拱門頂端開始,裝飾著聖馬可之馬Cavalli di San Marco,是一組古希臘鎏金銅四匹馬雕像,原本是戰車雕塑的一部分,十字軍東征時,從君士坦丁堡掠奪回來的戰利品,自13世紀放置在聖馬可大教堂的立面 ,於1797年被拿破崙帶到巴黎,但於1815年又回到威尼斯,1980年代初期,由於空氣污染,改用複製品代替,原件在大殿內部展出。中間至高點是6名天使簇擁著的聖馬克雕像,他手持著馬克福音,腳下是典型的拜占庭星空圖案,象徵威尼斯的翼獅左腳抓著聖經,翻開的聖經上用拉丁文寫著「願你安息,馬可,我的福音佈道者」。

    供人門進出的青銅門,最早可追溯到11世紀,在早期,人們從碼頭上岸進入威尼斯,這個門朝靠近總督宮和碼頭的南邊大開。


IMG_6693_副本.jpg

    多彩的石頭圓柱森林和帶花紋的大理石板是教堂門面主要設計重點,各種顏色的大理石和花崗岩,比俄羅斯的夏宮再小號些。

P8153608_副本.jpg

    聖馬可大教堂的五個拱型門上,皆有聖馬可Marco evangelista的故事,從面向聖馬可大教堂的右邊開始,第一張馬賽克鑲嵌畫是17世紀的作品,「運回聖馬可遺骸」描繪聖馬可的遺骸從君士坦丁堡的亞力山卓港運回到威尼斯的畫面,據說聖馬可的遺骸在828年被兩名威尼斯商人以戰略手段偷走,然後將之藏在一籃蔬菜和豬肉中,運送回威尼斯,這幅圖裡的回教官員正在查驗箱子裡的豬肉,由於穆斯林不吃豬肉,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官員對船上的貨物檢查得太近。



IMG_8604_副本.jpg
    第二張馬賽克鑲嵌畫是「遺體抵達威尼斯」,當遺骸到達威尼斯時,主教及居民出來迎接。

IMG_8603_副本.jpg

    第三張馬賽克鑲嵌畫是「最後的審判」,也是正中間、最大的一幅馬賽克嵌畫,基督教義說,耶穌被釘死後復活,升入天國,他在天國的寶座上開始審判凡人靈魂,此時天和大地在他面前分開,世間一無阻攔,大小死者幽靈都聚集到耶穌面前,聽從他宣談生命之冊,裁定善惡。凡罪人被罰入火湖,作第二次死,即靈魂之死,凡善者,耶穌賜他生命之水,以求靈魂永生。審判過後,天地將被更新。

 

IMG_8602_副本.jpg

    第四張馬賽克鑲嵌畫是「聖馬可神話禮讚」,神蹟發生,聖馬可成為威尼斯的守護聖人。

IMG_8601_副本.jpg

    第五張馬賽克鑲嵌畫是「聖馬可進入聖馬可大教堂」,就在這個地方興建了聖馬可教堂以供奉聖馬可遺骸,這個馬賽克嵌畫是從13世紀就留下原始遺跡,它展現當時聖馬克大教堂的入口,那時還是純拜占庭風格,沒有摻入半點哥德式,一點都沒有天主堂的樣貌。除了這幅以外其餘都受損了,其他的嵌畫約莫在17 世紀至19世紀之間進行了重建,盡量保留了最初的主體。
 

IMG_8600_副本.jpg

    

    聖馬可大教堂的側面,大理石圓柱和屋頂的裝飾都非常華麗!!!


IMG_8599_副本.jpg

    到了聖馬可廣場就不能不來弗洛里安咖啡館Caffè Florian朝聖,原本和另一隊旅伴約好晚上見,但是我們愈走愈遠,晚上已經累到無法再走回聖馬可廣場,真是可惜!!!但是這個遺憾可以當成下次再訪的盼望,也不錯!!!

    座落在廣場新行政官邸這棟排樓的弗洛里安咖啡館又稱花神咖啡Caffè Florian,咖啡館開幕於1720年12月29日,是義大利最古老的咖啡館,並且是世界第二古老的咖啡館,當時佛洛里安Floriano Francesconi 為它命名為Alla Venezia Trionfante,但是很快的,咖啡廳的顧客們習慣地稱它為Florian(花神),到1858年時咖啡館需要進行一些修復,Lodovico Cadorin被委託進行修復工作並重新裝修內部,整修後新的房間分別命名為「參議院會議室」、「希臘會議室」、「中式會議室」、「東方會議室」。19世紀,這個咖啡館在義大利的Risorgimento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因為「參議院會議室」是一群威尼斯愛國者的聚會地點。該組織在1848年的威尼斯革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威尼斯暫時脫離奧地利而獨立,在動蕩的革命時期,咖啡館甚至還照顧了受傷的愛國者,成為一所臨時醫院。1872年漢1891年咖啡館分別又進行了修復工作,當時在咖啡廳增添了「傑出人士大廳」和「四季大廳」,1920年又增加了一個房間「自由室」。


1IMG_6688_副本
    經過時,咖啡館前面剛好有演奏,若不趕時間,我真的會留下來聽演奏。

1IMG_6687_副本  
    咖啡廳在廣場上設置了許多戶外席,這時間已經是傍晚,但是太陽還是會曬得發燙,歐美人士就是喜歡在戶外曬太陽,多年前夢到我就坐在聖馬可廣場上喝咖啡,這時本人真的就在現場,也只能經過無法圓夢XDDD。

1IMG_6691_副本
    走到往大運河方向的萊昂尼廣場Piazzetta dei Leoni上,往聖馬可廣場拍過去,就能看到聖馬可鐘樓St Mark's Campanile,鐘樓在1514年就是這樣的外型,1902年曾經倒塌,於1912年以目前的形式進行了重建,樓高323英尺。像威尼斯的許多建築物一樣,鐘樓建在柔軟的地面上,並由木樁支撐,由於多年的冬季洪水,地下水浸潤了土壤,鐘樓也開始沉降和傾斜,為了阻止破壞,在鐘樓的基礎下方建了一個鈦環,鈦環將保護鐘樓免受流淌的土壤的侵擾,並確保塔樓不再傾斜。

    鐘樓旁是聖馬可圖書館Biblioteca nazionale Marciana,是雅各布·桑索維諾Jacopo d'Antonio Sansovino在威尼斯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重要作品,雖然桑所維諾在在1537年3月6日委託將面向宮殿的建築物區域指定用於建造圖書館,但是這裡是黃金地段,充滿小酒館和小攤販,都向當時的政府租借了長期的使用,對政府而言也是一項穩定的收入,所以有必要將商圈轉移到一個指定的區域繼續營業,1570年桑索維諾去世後,隨後於1582年市場已拆除完畢,文森佐·斯卡莫茲Vincenzo Scamozzi繼續了他的設計,本來因為乘載重量的關係,決定捨棄桑索維諾原本的三層建築,圖書館僅保留兩層樓,但是當斯卡莫茲在1586年建造聖馬可廣場的南側建築是依據桑索維諾的設計,緊靠在新行政官邸大樓,所以向當時總督提議以科林斯柱式興建第三層,並於1588年完工,桑索維諾的設計尊重許多當地的建築傳統,並和使用伊斯特拉石灰石與哥德式的的總督宮完全融為一體,一樣有兩層高的拱廊,欄杆和精緻的屋頂,無怪乎一位偉大的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第奧Andrea Palladio認為它「也許是自古以來最豐富、最華麗的建築( ilpiùricco ed ornato edificio che forse sia stato da gli Antichi in qua)」。


IMG_6700_副本.jpg


    往大運河方向再一張,威尼斯的路燈燈罩都是粉紅色的,不知是為何呢?

IMG_6695_副本.jpg
    在大運河旁,圖書館正對面的總督宮Palazzo Ducale,映著超藍天空當背景,這棟建築物時在美麗啊!!!很多人都會說Louis Vuitton「Monogram」的花紋是抄襲總督宮,它的圖形符號包括四葉形和花朵(以及LV字母組合),並在1896年就登記專利,實在是聰明啊!!!!


IMG_6698_副本.jpg

    在萊昂尼廣場Piazzetta dei Leoni上有兩個花崗岩圓柱,兩根岩柱是大約1170年豎立的,石柱上的雕刻其中一個是威尼斯的守護神聖馬可翼獅Leone di San Marco,翼獅是威尼斯共和國的古老標誌,也是傳教士聖馬可的象徵,現在也是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這座十五英尺的獅子銅像屹立在聖馬可廣場的埃及花崗岩柱頂上,在12世紀就被帶到潟湖,直到拿破崙將其移到巴黎,1815年歸還只有在1800年代末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將它從基座上移開以進行保管。獅子銅像在1990年代進行了修復工作,修復者認為它的身體大約有2300年的歷史,在某些故事中,獅子會出現在有河流的城市中,在威尼斯,獅子將前爪放在地面上,表示威尼斯人擁有平衡陸地和海洋上的力量。

    另一座是和聖西奧多San Theodore,是威尼斯的守護神,腳下是龍和鱷魚組合的生物,一直到1372年聖西奧多的雕像才被放置在柱子上,原本的聖馬可大教堂是當時總督要獻給聖西奧多的,一直到828年聖馬可的遺骸被帶回到威尼斯,才變成放至聖馬可遺骸的大教堂,在聖馬可大教堂後面有一個小教堂,專用於聖西奧多教堂,但直到1486年才建成。這兩根石柱之間曾經是以往處決犯人的地方,也因此威尼斯人絕對不從兩根柱子中間走過去,他們相信從兩柱之間走過去會有惡運。

    原本共有三根柱子,但是從東方運過來威尼斯時,不幸墜落到潟湖中,這兩根至少躺在岸邊一百多年,多虧尼科洛·巴拉蒂埃羅Nicolò Barattieri的聰明才智才將兩根石柱立在廣場中最莊嚴的位置。

IMG_6696_副本.jpg

    廣場走出來就能看到大運河,這裡是全威尼斯最低的區域,所以只要有大水或大雨,這裡都是第一個被淹沒的區域,右邊的教堂是對岸的安康聖母聖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IMG_6701_副本.jpg

    往嘆息橋的方向望去,我們一直沒走過去看嘆息橋,真是遺憾,抵達威尼斯的第一天,氣候真的好到一個不行,隨便拍都很美,威尼斯的海鷗非常多,有時候都覺得牠們俯衝時會撞到人XDD。


IMG_6703_副本.jpg

    我沒上去鐘樓,旅伴分享鐘樓上的照片,鐘樓上有五個大鐘,都有各自的特殊用途,它們依照A來調整音階。(感謝Lawrence提供照片)


IMG_6796_副本.jpg

    從鐘樓看到的聖馬可大教堂。(感謝Lawrence提供照片)

IMG_6794_副本.jpg
    從鐘樓上看聖馬可廣場。(感謝Lawrence提供照片)

IMG_6790_副本.jpg

arrow
arrow

    100㌫のL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